2011年9月16-18日,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(CPS2011)在浙江大学召开。作为中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、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,会议聚集了物理领域的十余位院士,参会代表达到空前的2000余人。
中科院院士、浙大校长杨卫在开幕式上致辞。他说,物理是举世公认的自然科学的最重要分支,目前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,并且正在酝酿新的、重大的、革命性的突破,这对于科学的各个学科,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将会是最大的。中国物理学发展历史悠久,人才辈出,近年来部分学科领域已经逐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。中国物理学会秋季会议可谓科学界的一大盛事。相信这次会议将推动我国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,同时带动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。
为了纪念我国物理学界几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,中国物理学会在不时期先后设立了胡刚复物理奖、饶毓泰物理奖、叶企孙物理奖、吴有训物理奖、王淦昌物理奖、谢希德物理奖、黄昆物理奖,用于奖励我国在不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工作者。受周培源基金会的委托,中国物理学会自1997年起代为评选周培源物理奖。各奖项两年评选一次。
在本次物理界的盛会上,有14位科学家获得表彰。其中,贵州大学理学院的胡林教授因其在西部从事物理教育33年,为促进贵州物理学科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,推进学科队伍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,被授予谢希德物理奖。
四场大会报告把参会师生带到了时下物理研究的最前沿。其中,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委托中科院物理所郑东宁研究员做了《超导百年魅力不减》的报告,指出超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现的研究领域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钱嘉陵教授作了《Spintronics and Spin Caloritronics in Magnetic Nanostructures》,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作了题为《生命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和仿生量子器件》的报告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戴鹏程作题为《Using neutron as a probe to study magnetism in iron based high-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》的报告。本次大会还设立了粒子物理、场论与宇宙学,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,原子分子物理,光物理等17个分会场。分会场口头报告达647个,张贴报告446项。